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孝道传说的当代建构:以鲁中地区高大姑叙事为中心
  • [摘要]以孝道为主题的民间叙事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遍存在于各民族的诸多文类中。通过对鲁中地区高大姑传说的田野调查,我们发现,地方民众通过借用地方志与他处家谱中的文字等手段,达成新情节的创编,此后,庙会活动和外地商人的地方融入促进了高大姑传说的传播。文本重构之外,身体实践与景观叙事也加强了高大姑传说的当代传承。孝道传说的当代传承在地方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李晓宁
  • 全文[ PDF 0.0 MB ] 2020.6(38):54-62  共有 396 人次浏览
  • 《玛纳斯》学在中国的创立与发展——以郎樱为中心的讨论
  • [摘要]中国《玛纳斯》学是世界《玛纳斯》学最为活跃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各民族学者组成的研究团队,响应党的号召,筚路蓝缕不断进取,艰难开拓,在数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使中国《玛纳斯》学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并引领学科发展方向的一支生力军。中国《玛纳斯》学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是各民族几代学者勇于开拓的结果。郎樱作为其中的杰出代表,把自己一生都献给了这一事业,并取得巨大成就,为这一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阿地里·居玛吐尔地 叶尔扎提·阿地里
  • 全文[ PDF 0.0 MB ] 2021.3(39):54-69  共有 433 人次浏览
  • 人民文学出版社与“十七年”时期少数民族文学生产
  • [摘要]“十七年”时期,人民文学出版社坚持政治性和民族性的出版标准,通过“丛 书”策略和“出版说明”“序言”“评论”等形式,出版并推介了大量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促进了少 数民族作家成长,推动了少数民族文学进入主流话语空间和经典化建构。
  • 周根红
  • 全文[ PDF 0.0 MB ] 2022.2(40):54-61  共有 373 人次浏览
  • 从民族交融看南侗地区侗族营造叙事的类型与意义
  • [摘要]营造是民间叙事的经典题材。在中原古代营造叙事传统的基础上,南侗地区 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营造叙事。汉族文化与侗族营造叙事密切相关,主要体现在“人牲 奠基”“工匠反制雇主”“神仙助人营造”三类母题。经过加工改编的侗族营造叙事文本呈现与当 地风俗、事件、建筑等相结合的传说化倾向,具有纪实性、解释性、警示意义,及以人作为文本中 心角色的叙事特征。南侗地区的侗族营造叙事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案例。
  • 刘梦颖
  • 全文[ PDF 0.0 MB ] 2022.6(40):54-63  共有 226 人次浏览
  • “吊诡”作为方法:从《边城》看沈从文的乌托邦书写策略
  • [摘要]悬置在《边城》内部的多重吊诡关系,看似乌托邦话语逻辑上的破绽,实则对湘西世界“乌托邦与否”起了隐蔽的决定性作用。吊诡之于沈从文的乌托邦书写,不仅构成了具有颠覆性方法论意义的关键概念,同时体现了“牧歌式文体”背后乌托邦叙事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表明湘西世界早已溢出桃源式古典乌托邦的常规。
  • 王娴
  • 全文[ PDF 0.0 MB ] 2023.2(41):55-64  共有 182 人次浏览
  • 部族文化视域下的《关雎》解读
  • [摘要]上古时期,东夷文化中的雎鸠是一位充满阳刚之气的英雄形象。当雎鸠进入《关雎》时,其刚猛气质仍然得以保留,并成为周人文化心理的组成部分。雎鸠的刚猛气质虽然是礼乐文化所要规范的对象,但诗人并没有否定其存在的合理性,此时的东夷文化与西周文化呈现出相互融合的良性发展。但汉唐学者直接从礼乐文化角度解读《关雎》,因此他们并没有发现诗篇的逻辑结构,无形之中回避或消解了雎鸠的刚猛气质。
  • 甄洪永
  • 全文[ PDF 1397.0 MB ] 2015.2(1):55-62  共有 1737 人次浏览
  •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少数民族汉语诗歌的话语样态
  • [摘要]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组成部分之一的中国少数民族汉语诗歌以其较为丰富的话语样态,在中国多民族文学的若干体裁中极具代表性,呈现了多元化、多声部和多样性的写作特征。具体而言,少数民族汉语诗歌创作可以分为族群文化抒情、“十七年”文学模式的延续、口语诗与意象消减、流动与现代性、工人书写等多种话语样态。从少数民族汉语诗歌的话语走向来看,中国多民族文学创作由“十七年”文学时期的主题高度聚集性转向了更具文化多样性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新型写作。
  • 邱婧
  • 全文[ PDF 0.0 MB ] 2020.4(38):55-64  共有 381 人次浏览
  • 论艾克拜尔·米吉提的文学语言与民族文化书写
  • [摘要]精通汉语使哈萨克族作家艾克拜尔·米吉提既为本民族文学书写找到了绝佳表达方式,又能够在多民族接触与交融的场域中自由穿行,从而赋予其文学叙事一种自由品格。尤为重要的是,通晓汉语言,自如运用汉语创作,为他赢得了宏阔世界,也濡化了他宽广的文化胸襟和廓大的现代民族观。在描写和展示本民族生存状态的同时,他善于不断跨越本民族,追求中华民族的相融相合,唱出一曲曲多民族休戚与共、亲如一家的和谐之歌。
  • 陈一军
  • 全文[ PDF 0.0 MB ] 2020.5(38):55-65  共有 351 人次浏览
  • 论舒群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中的认同书写
  • [摘要]舒群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创作中,不仅通过描写各种象征符号的争夺展现了沦陷区各族人民民族国家认同的觉醒和高扬,还藉由对流离彷徨的异族弱者满怀同情的书写,彰显了源自底层生活和殖民经验的兼具阶级意识、民族自觉和人道精神的国际主义立场。这种生发于族群、阶层、地域三重边缘身份的国际主义,是舒群之于抗战文学乃至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贡献。
  • 李广益
  • 全文[ PDF 0.0 MB ] 2021.6(39):56-67  共有 408 人次浏览
  • 明清易代之际的花卉赋书写策略
  • [摘要]明末清初的花卉赋多受到作者遗民心态的影响,表现出家国之痛与易代之悲,以及对儒家道德观的坚守。随着时代变迁和清朝文化政策的实施,明遗民逐渐缓和了对清廷的态度,借花卉赋书写展现出对易代之悲的调和心态。清初满人花卉赋“经世致用”和“明经载道”的内容,与黄宗羲、顾炎武等人所提倡的实学风气有密切关联,亦表现出民族文化的融合趋向。
  • 李 卉
  • 全文[ PDF 0.0 MB ] 2022.5(40):56-66  共有 312 人次浏览
  • 文学人类学源起
  • [摘要]文章以作者主编的一部文学人类学文集为由头,简述了文学人类学在英语世界的一种源起。文章强调,对于此前未能很好沟通的两大学科和领域而言,文学与人类学的打通和互补意味着拓展更为广阔的学术空间,同时也将引发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
  • 菲尔兰多·波亚托斯 著,徐新建,史芸芸 译
  • 全文[ PDF 1252.0 MB ] 2015.1(1):56-65  共有 3537 人次浏览
  • 信仰的世界:北元蒙古音乐与占卜习俗探析?
  • [摘要]文章以明代岷峨山人苏志皋《译语》为核心,对与史诗吟唱密切相关的北元蒙古音乐文化进行了音乐学分析和音乐文献解读,并对占卜习俗进行了探讨,同时揭示了清代宫廷蒙古音乐的历史渊源,并深入阐发了其重要的文化意义。
  • 范子烨
  • 全文[ PDF 0.0 MB ] 2015.5(1):57-65  共有 1301 人次浏览
  • 地域文化视角中的土家族史诗写作———以《武陵王》三部曲为中心
  • [摘要]《武陵王》三部曲以史诗般恢弘的气势、宏大的叙事结构,精心绘制出武陵土司最后两百年的历史风情长卷,为两湖地域文学增加了新的标志性符号———武陵,其地域民族史诗写作的得失成毁,值得我们关注和思索。在历史理性与民族情感之间,作家纠正了官方历史的种种偏见,充溢着浓郁的民族情感;在民族历史与地域风情的展示方面,作家呈现了“看”与“被看”双重视域所造成的风情幻景与情感困惑。在历史观念更新、人物形象塑造、叙事技巧发挥等方面,小说还存在着一些上升空间。
  • 刘保昌
  • 全文[ PDF 0.0 MB ] 2015.6(1):57-64  共有 1009 人次浏览
  • 藏族培米人《董氏父系丧葬祖谱》的生死表述
  • [摘要]祖谱承载着个体生命经历和族群的集体记忆。四川木里等地自称“培米”的部分藏族中传承着《董氏父系丧葬祖谱》,该祖谱用古藏文撰述,其内容呈现了远古时期培米人的历史文化。文章在探讨该经书的地方性、口头性及其书写特征的基础上,阐释了文中所记述的培米人“董氏”先祖对空间的认知与苯教的万物起源思想,神、人、鬼的生命起源三元观和死而归故的生命观,及氏族观念、祖谱中父子相连的家庭历史记忆等,这些为“古西羌”历史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新史料。
  • 完德加
  • 全文[ PDF 0.0 MB ] 2021.4(39):58-68  共有 434 人次浏览
  • 论老舍对布莱希特的接受与创新——兼及《茶馆》与《四川好人》之比较
  • [摘要]老舍在旅美期间接受布莱希特的影响,且将接受布莱希特史诗(叙事)剧的影响因素带进了《茶馆》的创作。文章从戏剧创作运思过程、对社会矛盾的揭示、主题表达的哲理深度以及史诗剧叙事形式等方面将《茶馆》与《四川好人》进行比较,揭示老舍对布莱希特的接受与创新。《茶馆》和《四川好人》的先锋戏剧传播,具有独特的戏剧美学价值。
  • 谢昭新
  • 全文[ PDF 0.0 MB ] 2021.2(39):59-67  共有 567 人次浏览
  • 论台湾原住民文学中的文化骄傲意识与自我救赎心理———兼析《混浊》...
  • [摘要]20 世纪90 年代以后,台湾原住民文学中混语现象大量出现。从后殖民理论的角度来看,文学中混合语码的出现意味着对压迫性主流意识形态的反抗与解构,这也基本符合台湾新乡土或后乡土文学中类似现象的美学阐释。但由于文化背景和文学语境的不同,台湾原住民文学中的混语现象主要试图通过语码移借和语码转换两种语言手段来传承族群文化,呈示救赎心理以及探索民族语言的内在审美功能。虽然抗争和悲鸣的意味犹存,但已然走出20 世纪80 年代单一的文学范式,向着更为文学化、文化化、多维化的方向延续发展。
  • 吴鵾
  • 全文[ PDF 1339.0 MB ] 2015.3(1):59-67  共有 1416 人次浏览
  • “番”的南洋生产与变奏:马华文学的异族镜像
  • [摘要]马华文学的异族镜像可视为“番”的南洋生产与变奏,折射出“流散”于异域的华人所携带的文化在遭遇异质性文化后传播的“脉象”。从殖民时代到后“五·一三”时期,马华文学的异族书写不断拓展与开掘,展现了复杂的族群权力关系以及华族心理的调试与转折,对其进行爬梳可以探求多元文化相处和融合的得失,从中寻求带有某种规律性的相处、融合途径,有利于不同民族以更加包容和理解的心态来重新认识彼此,对多民族国家的少数族裔文学发展提供某种参照性的经验。
  • 贾颖妮
  • 全文[ PDF 0.0 MB ] 2015.4(1):59-70  共有 1573 人次浏览
  • “土著”之学:司礼义的中国民俗学研究
  • [摘要]多年来,外国学者关于中国民俗的研究始终与中国学者的民俗学有着深度互动。这就有必要将中国民俗学定义为研究中国民俗的一门科学,从而拓展其范围,丰富其内涵。在现代中国民俗学运动中,1936—1949年生活在中国北部的司礼义(Paul Serruys)就是这样一位重要的民俗学家。作为一名传教士,他将学术研究视为一种对神的崇拜,并追求学术研究的科学性。在大同城南乡村方言的调查研究中,口传的谜语、儿歌、故事等对他日显重要,进而对桑干河畔数十个村庄的诸多民俗事象展开了深入调研。遵循人类语言习得是从声音开始的基本规律,其关于当地婚俗、谜语、儿歌和故事等的研究不但重视方言,还逐一标注方音的国际音标、进行语法注释,再译成英文或法文,展开比较与诠释。他既能看到儿童谜语和成人谜语、儿童故事和成人故事这些不同文类内部的差异,也能洞察这些文类之间的相互影响及互文性;既能看到在孩童中流传的相互戏谑的绰号之类韵语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也能洞悉韵语故事和儿童故事之间的连带性。这些将语境和文本有机结合的研究,始终是在与中外学者相关研究对话基础上展开的。其民俗学浓厚的方言学色彩,使得将之视为“方音民俗学”抑或柳田国男所言的“土著之学”也不为过。不仅如此,司礼义的“土著”之学也促使我们反思究竟何为民俗学,并有助于直面明显充满焦虑却又俨然“显学”的东亚诸国的非遗民俗学。
  • 岳永逸
  • 全文[ PDF 0.0 MB ] 2020.1(38):60-79  共有 567 人次浏览
  • 元末明初偰氏五进士的文学交游与影响
  • [摘要]元末进士偰逊为避红巾之乱携家入高丽,家族成员遂成为高丽的归化人,偰逊儿孙有四人考中高丽-朝鲜进士,成为元末明初朝鲜半岛的文坛名人。半岛文人对偰氏五进士的汉语诗文创作感到耳目一新,开阔了眼界,激发了创作灵感,在作品的风格和题材上进行了模仿。半岛文人熟悉偰氏的家族、民族文化后,对其作品进行了品评。偰氏的文学交游跨越了民族、国家间的藩篱,客观上为儒家文化在朝鲜半岛的发展和巩固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 杨绍固
  • 全文[ PDF 0.0 MB ] 2020.2(38):60-67  共有 613 人次浏览
  • 鲁迅与歌谣:以北大歌谣运动为参照的考察
  • [摘要]鲁迅最早提倡搜集歌谣,还对北大歌谣运动给予了关注和支持;他用反讽和戏拟的方式创作了风格独特的"歌谣诗",并且从功能论、阶级论和国民性的角度探讨歌谣的价值;不仅如此,鲁迅的歌谣文艺观还是其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同中国现实相结合的体现。可以说鲁迅是北大歌谣运动中一个模糊而又巨大的背影,既是歌谣事业的先行者,又是独行者和旁观者,其歌谣文艺实践带有鲜明而独特的"鲁迅印记"。
  • 曹成竹
  • 全文[ PDF 0.0 MB ] 2021.1(39):61-69  共有 380 人次浏览
«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